四个进球,三个是点球,还有一个是角球造乌龙。两队的进攻都难以用顺畅来形容。但是就比赛内容来说,双方有着明显差异。
对阵马竞,巴萨一如既往地占据着主动。他们在传球次数、传球成功率和控球率上遥遥领先。但比赛中,巴萨球迷却很难感受到球队有多少优势。
巴萨的两名边后卫今天助攻幅度很大。左中前卫无论是拉基蒂奇还是罗贝托,多数时间都站在布斯克茨身侧来接应和保护。而比达尔则化身全能战士,要兼顾右侧的攻防。马竞方面,防守在四后卫和五后卫之间变换。他们的左边前卫卡拉斯科在进攻中扮演重要角色,所以在防守时虽然也积极回防,但不会退到边后卫的位置。而右路的科雷亚,如果这一侧是防守弱侧,那么他就会收回去,组成五人防线中的一环。
这次巴萨把球转移到右侧后,发现科雷亚没有及时回收到防线。由布斯克茨长传,阿尔巴插上,打穿了马竞的左肋。倒三角,弧顶,左脚,这是梅西极为擅长的得分方式。但复出以来阿根廷巨星在运动战中的射门感觉一般,没能抓住这次机会。
上面的进攻配合巴萨打得很漂亮,但整场下来却难以复制。马竞是一支拥有严密防守体系的队伍,在中路和他们的左路做出了不同的部署。
来看上图。无论是442还是532,中场受限于人数都难以保证层次。略伦特的价值除了在进攻时支援中锋外,防守端也需要贡献大量跑动。作为中场的他防守意识和能力都要强于攻击手。当布斯克茨拿球时,略伦特第一时间上抢,切断了对手所有向前传球的路线。西蒙尼很擅长使用前锋协助防守。在对阵利物浦的比赛里,科雷亚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。只不过当时前锋是站弧顶防守萨拉赫内切后横传,而今天是防后腰布斯克茨向前出球。
以上图为例。马竞知道巴萨不喜欢走外线传中,而是喜欢走肋部配合或打斜传。所以他们宁可放洛迪一人盯防塞梅多,也要让卡拉斯科守住肋部的路线。双后腰中的一人,这次是萨乌尔,一定会站住肋部防梅西的接球和突破,另外一人也随时准备补过来。
即便下半场梅西更多换到中路,例如这次普吉和他配合,想要强行撬开缺口,依然非常难。因为马竞既有前锋回防,两名后腰也相当稳健。萨乌尔从侧后方把球从梅西脚下捅走,托马斯利用身体护住了球权。马竞立刻可以打出反击。
第二个点球就是梅西站中路,苏亚雷斯换到肋部接应,给塞梅多传球。费利佩对于巴萨的这次变化显然准备不足,贸然犯规。
这次阿尔巴突然加速推进,苏亚雷斯拉边接球。但中路没有队友跟进,乌拉圭人只能回传。到最后苏亚雷斯向中路跑的时候,巴萨在那片区域依然没有球员。
这次罗贝托推反击,第一点还是找苏亚雷斯。虽然因为跟进人数不足第一下还是没能向前传,但比达尔作为第二波跟进非常及时。最后几乎跑出了单刀机会。
上面普吉在对手到位前把球交给梅西,后者在中路强行突破失败。好在巴萨控制住了外围,阿尔巴传中,禁区内巴萨有苏亚雷斯和比达尔两个点。后者险些头球改写比分。
巴萨阵地进攻时很难打穿马竞的防线。普吉和罗贝托虽然能在中场传球带球,但真正能在核心区域冲击球门的还是比达尔、梅西和苏亚雷斯这样的老将。但这些老将很难在九十分钟里连续施压。而面对马竞,如果不持续强攻,就很难进球。
马竞不是一支擅于进攻的队伍,他们在阵地战时遇到的阻力不比巴萨小。但双方在活力上的差距导致效果截然不同。
巴萨喜欢使用高位防守,加上今天两名边后卫大幅度助攻,策略似乎很合理。但场上除了门将,巴萨只有朗格莱、普吉和塞梅多三名球员年龄在30岁以下。中前场只有普吉一个年轻人。下半场罗贝托登场,带来的变化也很小。巴萨的阵容活力明显不足。而马竞则恰恰相反。
第一个点球,皮克已经防到了中线,被卡拉斯科突破。比达尔奋力回追,在禁区内犯规。
我们看这次巴萨前场反抢,苏亚雷斯和梅西两名前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,也没有回防。完全靠四名中场是来不及落位的。最后马竞一脚传球打穿中路,轻松推进到前场。
再看这次,巴萨阵型前压。比达尔需要从中路跑动右路,而普吉需要从左路跑到中路。最终比达尔移动稍慢一点,就导致布斯克茨被卡拉斯科突破。比利时人在中路长驱直入,如果最后处理地更无私一些,巴萨恐怕又要头疼了。
比如上面他连续三次防守动作都有些跟不上意识,尤其是最后面对减速的科斯塔,鲁莽放铲吃到了黄牌。在这种情况下比达尔还需要承担大量插上工作,已是相当不容易。
今天马竞的防守几乎做到了极致。以双后腰为防守核心,边前卫协助守住肋部,前锋限制巴萨后腰出球。同时在进攻端利用卡拉斯科的个人能力打出转换速度。
而巴萨在核心区域打不出常规传切配合。只能依赖比达尔、苏亚雷斯和梅西等老将一次次燃烧自己来带动进攻。这样的进攻有效果但持续性很差。而在防守时阵型前压,却没有足够活力来限制对手传球,导致身后空间被马竞频繁利用。或许塞蒂恩脑中有完美的计划,但现在的巴萨很难支撑起这样的打法。